新闻动态

【岳阳 | 新闻】我院七位专家入选第五届上海市名中医!

  根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关于公布第五届上海市名中医评选结果的通知》,确定49人为本届上海市名中医入选人员,我院朱生樑、李璟、沈国权、张秋娟、张婷婷、金义成、房敏七名主任医师入选,涉及中医推拿学、中医内科学(消化内科、神经内科),中医针灸学、中医妇科学等学科。

微信图片_20220728094241.jpg

  我院前身之一的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是建国后上海市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中医机构,被中医界同道誉为 “名中医的摇篮”。“五门诊”内名医荟萃、流派纷呈,学术交融、中西汇通,拥有众多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海派中医代表性人物,其中有内科的陆渊雷、章次公、丁济民、程门雪、张凤郊、严二陵、章庆云、朱锡祺等;外科的顾伯华、夏少农、夏涵、黄宝忠、朱仁康、朱治吉;伤科的石筱山、石幼山、佟忠义;妇科的朱小南、朱南孙、陈盘根、陈大年、沈建侯;儿科的徐仲才、王玉润;喉科的张赞臣;眼科的唐亮臣;痔科的闻茂康;针灸的杨永璇、陆瘦燕、黄羡明、朱汝功、金舒白等。

  我院的另一前身——上海市中医推拿门诊部,云集王松山、钱福卿、朱春霆、丁季峰、王百川、王纪松、马万龙等推拿名家,手法独到,内外兼修,治愈无数疑难杂症和各界社会名流。

  我院始终积极探索创新流派传承模式与管理机制,聚焦提升流派学术传承能力,高度重视打造“海派中医”品牌。2009年,上海近代中医流派临床传承中心成立,落址于我院青海路名医特诊部。目前已完成四批继承人的培养工作。

  近年来,我院在上海中医药大学的领导下,做好顶层设计,引育并举、激发活力,逐步形成了从“岳星人才培养计划”到“国医大师”的人才培养链,构建了“岳阳名医传承体系”,形成了老、中、青传帮带的传承人才梯队。依托“岳阳名中医工作室”模式,深入挖掘名老中医的中医药学术底蕴和形成传承人才梯队储备,充分发挥人才对医院学科建设的引领作用,高质量助力医院跨越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高水平医疗的需求。

第五届“上海市名中医”简介

(按发文姓氏笔画排序)

微信图片_20220728094244.jpg

  朱生樑

  从医45年,学术主张“通化宣平,护胃气为根;圆执活变,重临床实效”。首次提出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中医证型、治疗十法,为国内同行所接受与推荐,采用疏肝和胃法、通降和胃法治疗不同类型的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药疗效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微信图片_20220728094247.jpg

  李 璟

  从医31年,提出“慢性、老年性疾病需注重从虚、从瘀论治,标本兼顾”的学术观点,运用独特的配穴和手法,在治疗胃肠病、骨关节病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微信图片_20220728094249.jpg

  沈国权

  从医48年,首创脊柱微调手法,具有轻巧、省力、安全、高效的特点;重视人体的整体性,提出“筋骨整体观”;强调身心同治。临床善于用手法治疗脊柱及脊柱相关性疾病、内科杂病。

微信图片_20220728094251.jpg

  张秋娟

  从医47年,提出化痰祛瘀、补肾填精治疗脑垂体瘤;益气活血、调和阴阳治疗缺血性中风;固本培元、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学术观点,取得了卓著的临床疗效。

微信图片_20220728094253.jpg

  张婷婷

  从医36年,提出了“病证结合、三期论治”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创新发展“清热化瘀”理论,采用“清瘀温通”的治疗方法,建立个体化诊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管理模式,提高了临床疗效。

微信图片_20220728094255.jpg

  金义成

  从医59年,针对不同疾病提出“脏腑通调术”“水火通调术”“脊背通调术”“四海通调术”,擅长治疗小儿斜颈、腹泻、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抽动症、脑瘫、脊柱侧弯等儿科疾患,创立海派儿科推拿,形成了“扶正通调”核心学术思想,推动了小儿推拿学科的发展。

微信图片_20220728094257.jpg

  房敏

  从医35年,创立脊柱病“筋骨失衡,以筋为先”病机新学说;建立推拿“筋骨评估”科学模式;创新“重治筋,微调骨”推拿手法和功法特色干预,“手到病除”取得显著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