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nglish| 返回首页 | 员工入口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岳阳医院多个团体及个人荣获“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荣誉称号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2-12-08
字号: + - 14

  日前,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上海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我院《中医特色外治法》《中医妇科临床与实践》《中医护理学》3门课程入选“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严隽陶、陆静波2位老师获得“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中医妇科临床与实践”教学团队、“中医护理学”教学团队获得“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团队”荣誉称号。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的“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课程、全过程,围绕“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实现100%的课程建立德育目标并融入德育元素,建立临床专业课“润物细无声”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尤其是2019年以来,学院在各级教师培训项目,教学例会中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专题研讨,认真厘清课程思政基本概念、深入认识课程思政建设内涵、全面研讨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为开展好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微信图片_20221212112846.jpg

  《中医特色外治法》由严隽陶教授领衔授课,是介绍中医外治法的源流、基本理论、主要方法和应用的一门课程。在课程合适的章节以“点-线-面”的形式,递进导入相关德育教学素材。采用“星星点点”的中医经典著作来点亮中医文化自信,随后用名医故事串联起历史的脉络和中医的发展,最后通过临床案例分享、视频短片、实习参观全面立体直观地感受“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的精神。如此渐进的维度递进式“点线面”教学方法,有效增强学生自身中医文献素养,获得从事中医的职业荣誉感、成就感。授课教师团队群星荟萃,严隽陶教授自身作为上海市名中医,以临床促学问,以实证论医理,终成一代中医推拿大家。学习老师良好的医德医风及崇高思想品质,为学生树立榜样,启发学生传承、创新精神,建立中医文化自信。课程充分利用中医药院校的环境优势,要求学生掌握中医药专业知识和中医传统技能,继承中医特色传统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中医文化自信。

微信图片_20221212112848.jpg

  《中医妇科理论与实践》课程由张婷婷教授领衔授课,以海派中医妇科名医爱国敬业、仁心仁术济世的医事、医话为主线,开展中医妇科经典与临床的授课,以立德树人为本,通过每节课“以文化人”“以理感人”将名医优秀品德“润物细无声”传递给学生。建立“传承发扬,中西合璧”教学理念,结合现代中医学研究和医学技术的发展,以中医病案式分析的教学模式,既体会传统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又科学认识疾病的发展规律,在传承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自主能动性,进行守正创新,去发掘中医药的疗效机制。实践操作环节,通过跟诊及独立操作中的医患沟通,体会中医妇科学融合了健康、疾病、心理、婚姻、家庭、社会、伦理等多因素,是临床医学中最富人文关怀的学科之一,在实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尊重患者和保护患者隐私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敬业心、同理心。

微信图片_20221212112852.jpg

  《中医护理学》是由陆静波教授领衔,课程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既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注重学生在中医护理传承、职业素养、科研创新等思政内涵的提升教育。该课程的专业教学目标为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及技能,形成中医护理临床思维能力及专业技术操作能力,可有效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与技能紧密结合,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体验、参与以达到理解,将相关品质内化的同时学会主动的外化于行。并将思政建设机制为嵌入式与迁移式机制相结合,既从教学内容中析出思政元素,又对学生进行思政元素的深化引导。整个课程思政教育建设以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培训为实施基础,以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多样性、可实施性为主体,以教师工作评价标准、学生反馈为监测标准,共同完成课程的持续性改进建设,不断提升思政教育质量内涵。该课程且在学生评教中获得优秀,排名逐年提升,受到学校、临床及外省市护理教授、专家的肯定及高度评价。

  立足学科内涵,发挥临床专业课程特色,发掘专业知识体系本身蕴含的价值内涵和思政元素,将润物无声融入专业教学,激发学生专业兴趣、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是岳阳临床医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的初衷。今后,我院将进一步深入推动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有机融合,依托教研室,充分发挥课程主讲人的引领带头作用,动员引导全院课程、全体教师探索相关教学经验、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依托学院课程建设环节,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教案及课件课程思政元素修订专项工作,鼓励教师找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接触点”,推动课程思政元素进大纲、进教案、进课件、进考核,使所有课程都担负起育人责任,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