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nglish| 返回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岳阳科普 >>科普知识 >> 正文

岳阳科普

科普知识

“阳后”出汗多,怎么办?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3-02-27
字号: + - 14

  汗病科普

  “医生,我阳过后,特别容易出汗,只要稍微活动一下,就汗出淋淋,你看,几百米的路走下来头发就已经跟水洗过一样”

  “医生,我阳好了后,出现盗汗,几乎每天晚上睡觉都出汗,上衣湿透,挺烦恼的”

  最近门诊来了很多“阳康”后因为“出汗多”来就诊的患者,男女都有,不分老少,都深受“汗多”的困扰。下面咱们就一起聊聊这个“出汗多”。

1中医是如何认识“出汗多”的?

  “出汗多”在中医上归属于“汗证”范畴。对于汗液的形成机理,中医认为“阳加于阴谓之汗”。通俗点讲,就是“阳气蒸化阴液产生汗”。因此,汗液是人体内阴阳相互作用的产物。当人体阴阳失调,体内阳热相对亢盛,就会逼迫阴液外泄,产生过多的汗液。此外,“出汗多”除了与汗液生成过多有关,还与汗液排泄增多有关。对于汗液的排泄,中医认为主要受阳气的固摄作用影响,当人体阳气不足,不能充实体表肌腠发挥固摄作用,会引起汗液外漏。

2中医是如何来治疗“出汗多”的?

  很多人都知道用浮小麦、糯稻根等药物来止汗,但有时候,吃了这些止汗药,汗还是照流不误。事实上,中医治疗“出汗多”,不能光靠止汗药,最重要的是要辨出哪种证型,再分型治疗,只要辨证用药准确,把引起出汗的病理因素解决,就算不用止汗药,也能很快治愈。临床上,对于出汗多的病人,我会首先明确是自汗还是盗汗?其中,白天汗出,动一动就加重,称为“自汗”;夜间睡着后汗出,醒后汗止,称为“盗汗”。

  临床发现,对于“阳后”自汗的病人,多表现为湿热证,治疗上要宣畅气机、清利湿热,我常用三仁汤合小柴胡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如果兼有口干、气短、神疲乏力、脉数无力等气阴两伤的表现,治疗上就加用养阴益气的药物。对于“阳后”盗汗的病人,多表现为气阴两虚证,我常用生脉饮为基础方治疗;如果伴有身燥热、口苦等内热较重的表现,常加上桑叶、青蒿、白芍、芦根等清热凉血的药物或用当归六黄汤进行加减;如果有舌苔厚腻等湿重的表现,常合用三仁汤祛湿,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体内湿邪较重的,要慎用苦寒药,以免阳气郁遏体内,郁而酿热,加重汗出。

  最后,中医认为,胸中有瘀血,瘀血阻滞阳气,阳气运行受阻,郁而发热,会引起汗出。根据我的临床观察,大多数阳后病人血瘀证,可以见到胸闷、唇暗、舌质暗、舌下络脉曲张等表现。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高凝状态是新冠感染的一个重要病理特征,因此,对于“阳后”出汗多患者,无论是自汗或盗汗,在辨证基础上常加用丹参等活血凉血之品,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传统医学二科普通门诊

  门诊时间:

  周一至周六全天、周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