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nglish| 返回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疗服务 >>医疗动态 >> 正文

医疗服务

医疗动态

我院成功为一例69岁先心病患者进行高难度介入手术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9-03-16
字号: + - 14

       3月13日,我院成功为一例69岁“超高龄”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进行介入手术,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即将出院。

       69岁的许先生在1个月前因"房颤、糖尿病、高血压、急性脑梗”收入我院神经内科治疗,在病情稳定后心脏超声发现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导致的房颤是脑梗的“犯罪根源”!"一点也没想到我竟然有先天性心脏病,好像自己没有什么特别的症状。"在得知自己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后,许老先生和家属都颇感意外。

       心胸外科陈彤宇主任团队在接到神经内科会诊申请后,为许先生进行了仔细的体格检查和术前评估。

w4.jpg

       先心PDA通常发生在儿童身上,许先生今年69岁了,属于PDA中绝对的“高龄”患者,随时有再次发生致命的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尽早手术解除隐患、挽救病人的生命是当务之急。考虑到患者极高龄的不利因素外,还伴有多种慢性疾病,术中和术后并发症风险的发生率大为增加,由全国著名心胸外科专家、院长周嘉教授领衔,心胸外科、心内科、神经内科超声诊断科等组成的MDT团队,进行了详细的术前讨论和风险评估,为许先生制定了完善和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3月13日,在周嘉院长亲自指导下,心内科团队先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在排除合并患有严重冠心病后,心胸外科团队为许先生进行了经皮PDA介入封堵术。正如术前分析的一样,由于患者的胸主动脉因高龄已发生了严重的扭曲,常规右侧90度标准体位造影无法显示PDA的位置,更不用说测量PDA的内径大小。手术组果断改变造影体位,结果多次尝试,终于“捕获”到了PDA的清晰显像。随后建立主动脉~PDA~肺动脉的动静脉轨迹、选择和推送合适的封堵器、精准定位、释放封堵器等手术过程一气呵成。周嘉教授在手术台上马上听诊:心脏连续性杂音当即消失,手术成功! 

w5.jpg

       术后第二天,许先生已能起床活动,复查胸片及心脏彩超均提示封堵器位置固定良好,预计近日就可出院。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类型之一,占先心病总数15%,女性多见。婴儿出生后10-15小时,动脉导管即开始功能性闭合。生后2个月至1岁,绝大多数已闭,1岁以后仍未闭塞者即为动脉导管未闭。”周嘉介绍到,该病主要的内因是遗传因素。在胎儿期任何影响心脏胚胎发育的因素均可能造成心脏畸形,如孕妇患风疹、流行性感冒、腮腺炎、柯萨奇病毒感染、糖尿病、高钙血症等,孕妇接触放射线,孕妇服用抗癌药物或甲糖宁等药物。

       周嘉院长指出,目前PDA患者大多可采用介入封堵治疗。尚未发生肺血管病变的PDA患者接受手术后基本可以完全康复,寿命可如正常人。而肺血管病变严重呈不可逆转者,术后肺血管阻力仍高,右心负荷仍重,效果可能较差。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介入封堵术无需全身麻醉及体外循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目前已成为各种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肺动脉导管未闭)主要根治手段。但有一部分因合并肺动脉高压和三尖瓣返流,需要行外科手术治疗才能彻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