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nglish| 返回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岳阳科普 >>科普知识 >> 正文

岳阳科普

科普知识

注意!4毫米是肺结节的“分界线”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9-07-28
字号: + - 14


       已过而立之年的王先生咳嗽、乏力,便溏数月,胸部CT发现一枚5毫米大小的结节。通过岳阳医院肺部结节联合门诊各位专家的共同分析,认为肺结节的良性概率较大,为其制定了合理的随访间隔。再通过中医辨证施治,培补正气,增强体质。患者咳嗽症状消失,乏力、便溏等症状也明显好转。

       肺部结节除备受关注的肺恶性肿瘤外,尚有多种原因,包括发育异常、感染、炎性和陈旧性病变等,例如结核、霉菌、风湿病等都可以引起肺结节。人们无需“闻结节色变”。

       当患者胸部CT检查提示存在肺部结节时,如何进行良恶性判断是诊断和后续治疗的关键。根据获得信息如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和肺部结节的CT特征进行结节恶性概率的评估,包括病史和体征检查。提示恶性概率高的临床危险因素有结节大小、年龄、肿瘤史、吸烟史(包括被动吸烟)、慢阻肺病史、石棉接触史等。

       用于评估肺部结节风险的CT特征包括:结节的大小,结节的边界特征及结节的密度等。肺结节(定义为直径小于或等于3厘米)的大小与良恶性高度相关。有关研究表明大结节的恶性率明显高于小结节。对于无其他部位原发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小于5毫米的肺结节恶性率低于1%,但8毫米的结节的恶性率可达10%-20%。

      因此,一般认为,如果在体检时发现小于4毫米的肺结节,没有合并临床危险因素,通常不需任何处理与随访。大于4毫米的肺结节的诊治措施中,定期薄层CT随访是一个重要手段。研究提示CT检查中的电离辐射也是潜在的致癌因素之一,而随访可能是漫长、多次的重复性检查,因此确定肺结节随访中合理的CT检查剂量和随访时间间隔十分重要。

       由于肺部结节病因复杂,性质各异,涉及多个学科,因此单一的专科门诊常难以全面而妥善地解决问题。通过多学科(放射科、胸外科、呼吸内科)的联合门诊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放射科专家具备读片及放射技术(薄层扫描、图像重建等)的优势;胸外科专家擅长肺部结节手术时机及适应证的把握;而呼吸内科专家具备临床综合判断的优势,对于许多带有症状(这些症状不一定由肺结节引起)的肺结节患者,还可以及时作出鉴别诊断,缓解症状减轻痛苦。由呼吸科、胸外科、放射科等多位专家根据肺部结节影像学表现,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和危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为患者制定个体化、连续性诊治方案。 


专家介绍

黄海茵(主任医师) 钟秀君(主治医师)

上海中医院大学附属

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


责编:潘嘉毅    视觉:蔡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原创: 黄海茵 钟秀君 新民康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