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nglish| 返回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岳阳科普 >>科普知识 >> 正文

岳阳科普

科普知识

雨水时节话养生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2-02-19
字号: + - 14
w1.jpg

      2月19日,是每年24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在古代节气一般是用来指导农事活动的计时方法,随着现代化的逐步推进,传统的农耕社会离我们渐行渐远,节气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我们需要了解它,并利用它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雨水小知识     

       中国农历正月十五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30度的位置。北半球的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与大陆上的冷空气频繁地进行着较量即形成大陆上的云雨天气,进而就进入中国的"雨水"节气。雨水之后,气温回升较快,冰雪融化,降水增多,白昼增长。雨水不仅表示降雨的开始,也表明雨量开始增多,这一节气现象在中国古代先民的著作中常常可以见到,如《历书》中说:“斗指壬为雨水,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

       这个时候春风遍吹,冰雪融化,空气湿润,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对农民来说,雨水正是小春管理、大春备耕的关键时期,而也是我们的生活充满新希望的开始。

     雨水三侯     

       獭祭鱼: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

       候雁北: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

       草木萌动: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

w2.jpg

     雨水谈养生     

       从雨水节气开始,气温逐渐回升、降水也逐渐增多。雨水节气,春风送暖,皮肤致病的细菌、病毒易随风传播,故春季传染病常易暴发流行感冒。因此每个人应该保护好自己,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大家就要注意“衣食住行、顺应天时”,正所谓“三因制宜”,三因具体是指:因时、因地、因人。这里讲的因时既是根据时间节点的不同而调整衣、食、住、行习惯,做到“用寒远寒,用热远热”,要旨总不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衣:穿衣谨记要春捂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也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上体无妨略减,以养阳之生气。此节气之时,尽管天气没有深冬那种“刺骨严寒”,但乍暖还寒、忽冷忽热更要格外注意,穿衣着装要谨记“春捂”原则,以防气温变换引起风寒感冒。

   食:健脾祛湿是关键

       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贵如油的春雨通常会慢慢增多,但若雨水过多也会导致湿气过盛,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湿阻筋脉和湿困脾胃,出现关节僵痛、皮肤湿疹、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所以,这一时期要加强对身体及脾胃的养护,注意健脾祛湿。唐代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尤其对那些脾胃功能较差的人们来说,这一方面尤为重要。

   住:起居跟着太阳走

       跟着太阳走的意思,就是晨起夜卧,天睡我睡,天醒我醒,早晨最好不要赖床哦,起来喝杯热茶,在室内做缓和的锻炼,或者出门晒晒太阳,走动走动,都对身体有好处。

   行:出行时要谨慎

       《黄帝内经》云: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意思就是说,生活起居方面要夜卧早起,提倡人与自然相对应。春天来了,白天渐渐延长,黑夜慢慢缩短,阳气渐长,阳主动阴主静,阳气生长了人就要顺应大自然的气机,适当改变一下作息时间,增加活动的时间。

       雨水仍然是早春节气,早晚仍然较为寒冷,雾气大,不宜于做过于激烈的运动,避免因为体内能量(中气)消耗太过而失去对肝气的控制,导致肝气过剩而出现发热、上火等症状。可做些散步、打太极拳等较轻松的运动,让肝气慢慢地上升。但如果雨水过多,晨练时雾气较重,应适当推后,尤其是患者有骨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要注意。 

       另外:春天晴朗风大,紫外线增强,空气中过敏原增多,花粉指数偏高,对于敏感性皮肤的姑娘来说,脸红了、发痒了、刺痛了,各种敏感症状就暴发了。因此建议大家,出门尽可能选在花粉(尽管当下花粉不多)指数最低时、或者风小时。外出也要注意,过敏性皮肤最好戴个口罩,回家后换上干净衣服。在饮食上要少吃鱼虾、海鲜及辛辣刺激性食物。过敏现象比较严重,要立即到医院接受专科医生的诊断与治疗。

     雨水谈饮食     

       在饮食调养方面,应以调养脾胃功能为主,祛风除湿为辅,春节期间人们饮食容易疏于节制,油腻饮食相对增多,针对这一时期特点,雨水节气中我们更要注意修养我们的脾胃,中国传统医学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身体的营养物质需要饮食中得到,注意平时可多吃些诸如芋头、莲子、茯苓、鲫鱼、胡萝卜、山药、小米、薏米等食物,以达到健脾的目的。大家都知道粥能养胃,正如清代温病大家王孟英在他的《随息居饮食谱》中说到:“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因此食疗方面多以粥为好,可做成莲子粥、山药粥、红枣粥、薏苡党参粥等。需要注意的是,从立春开始,就不能过食羊肉啦!

       此外,由于肝气顺应春之生发故很容易出现口舌干燥、口腔溃烂等情况,也就是俗称的“上火”或称之为“肝火上炎”。因此,此时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清淡饮食,以补充人体水分,豆苗、芥菜、菠菜、淮山、莲子、柑橘、蜂蜜、甘蔗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雨水谈情志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东方为肝,肝属木,肝在志为怒,所以中医有“怒伤肝”之说。春季阳气生发速度开始快于阴气的速度,肝火也处在了上升的势头,需要适当地释放。肝喜疏泄厌抑郁,生气发怒易让肝脏气血淤滞不畅而导致各种肝病症状,如纳差、胸胁疼痛、头痛失眠、口苦、女性月经不调等。

       因此,春天不应该郁闷、生气。这段时节,除了保持愉快心情,也可多称赞别人,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保持好心情,也是护肝的一个窍门。

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一首养生歌诀:

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

神疲心易役,气弱病来侵。

勿使悲欢极,常令饮食均。

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亥寝鸣云鼓,晨兴漱玉津。

妖神难犯己,精气自全身。

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

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

寿夭休论命,修行在本人。

若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清·马齐《养生秘旨》

薛鸾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