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nglish| 返回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疗服务 >>名中医工作室 >>国家级 >> 正文

国家级

黄振翘名中医工作室

精勤不倦振岐黄,悬壶济世翘万康——沉痛悼念上海市名中医黄振翘

作者:周韶虹 来源:血液内科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0-06-01
字号: + - 14

3.jpg

  2020年4月27日晚9时58分,中国共产党党员,上海市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主持人,上海近代中医流派临床传承中心临床带教导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上海指导老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血液内科奠基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黄振翘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84岁。

  先生祖籍江苏吴江,此地素有“名医多,医著多,创温病学说”之名。他生于书香门第,天资聪慧,自幼喜爱读书,家中藏有大量古籍,其中不乏医学书籍。在医书熏陶下,先生逐渐对中医着了迷,立志于研习岐黄之道。1956年,上海中医学院正式成立,先生通过考试,成为首届招收的学生之一。投身杏林,行医近六十载,先生精于医理,勤于临床,学术造诣颇深,具有独到的学术思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血液病及疑难杂症,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及恶性淋巴瘤等血液肿瘤的治疗卓有创见。

  先生早年曾师从吴翰香、李应昌等著名老中医,逐步形成了其论治血液病的学术体系。“茹古涵今,兼收并蓄,立足临床,重在创新”是先生一直以来恪守的治学思想。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先生从不墨守成规,而是师古而不泥,对前贤提出的理论、原则和方药能通过自身体验加以补充或发挥,敢于突破,推陈出新,提出与众不同的新见解,尤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辨证与治疗更是独树一帜。同时,他重视衷中参西,大学时期学习俄语,后又自学英语和法语,积极对外交流,广泛汲取中外医学之见。

  先生无论是对于常见疾病,或沉疴痼疾、急难重症,从不轻言放弃,作为中医血液界名家,找他求治的患者来自五湖四海,他从不问其贵贱贫富,都普同一等,精心治疗,不求回报,尽显医者之仁心仁术。笔者在岳阳医院跟师抄方阶段,曾遇到一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病人来自福建,经当地多家医院治疗效果并未明显改善,经人推荐前来向先生求医。当时患者已出现淋巴结进行性肿大、脾急性肿大、淋巴细胞急剧增加,血小板锐减,并伴有盗汗、疲乏、体重短时间大幅下降等症状。先生询问病史,仔细辩证,认为此患者精气亏虚,风痰湿毒留恋,以正虚为主,治以补益精气,祛其风邪痰毒。经过处方用药治疗2月余,病情好转稳定。先生经长期临床实践研制“补肾生血合剂”系列、“生血灵”系列、造血再生片、定清片等纯中药制剂10余种,疗效确切,惠及全国,名驰海内外。先后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主编和参编著作9部,主持血液病中医研究课题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上海市第二届科技博览会银杯奖等共6项,拥有专利5项。

  先生很早就有学科建设意识,自1984年调入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始从事中医内科血液专业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一手创建了该院血液科。1985年,先生成立了血液病专科医疗协作中心,为更好地开展血液病临床的研究,随即建立造血祖细胞的细胞培养室,后成为血液病实验室,为其发展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先生亦作为学术领头人组建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并担任主任委员,第一届全国会议由岳阳医院承办,在推动中医血液病学术发展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培育人才方面,先生付出了大量心血,为国家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至今,先生已培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10余名,毕业的研究生大多已成为本专业的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2011年先生已经七十六岁,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为了中医事业薪火传承,仍然成立了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培养学术继承人,与学生们一起整理总结医案,出版学术专著,为中医事业辛勤耕耘。

  往事历历在目,先生的音容笑貌宛在。他曾教诲:“技为小,术乃大,仁则恒久”。医乃活人之术,更是仁心之术,作为医者,对待自己应当“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对待病人应当“为民悬壶,永不言弃”。先生行医近甲子,留给世人的,是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他坚韧不拔的意志,是他敢于探索的勇气。我辈中医人定向先生学习,以一颗慈悲的心,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善待病人;致于勇攀高峰,将祖国传统医学发扬光大,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