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nglish| 返回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岳阳科普 >>科普知识 >> 正文

岳阳科普

科普知识

炎症性肠病不可怕——“针艾”守护,你我同行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0-08-29
字号: + - 14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是发生在结肠黏膜上的炎症,而克罗恩病可能侵袭整个消化道的任何部位。胃肠道的炎症常常导致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腹泻、腹痛、便血、排便紧迫、乏力、体重减轻、恶心甚至呕吐的症状,有时还会有发烧、贫血、厌食、关节疼痛、肛周病变等全身症状和并发症。

       炎症性肠病在欧美国家的发病率较高,但近年来我国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炎症性肠病患者将达到150万例,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和警觉。今天,让我们关注炎症性肠病,“针艾”守护,你我同行。

  01 正确认识炎症性肠病

       对于炎症性肠病,人们总是谈病色变,把它贴上 “不治之症”的标签。这样的认知归根结底在于炎症性肠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晰,病情复杂容易复发,这种未知感加重了人们的恐惧。炎症性肠病有着慢性发病的特点,很多患者在前期常常不够重视,早期容易发生误诊漏诊的情况,并且疾病的累及范围广,确诊绝非易事。想要知道患者能不能确诊为炎症性肠病,医生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并密切随访,经过全面诊断后才能给出明确的答案。

  02 炎症性肠病的治疗

       目前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仍多采用对症治疗的方法。事实上,炎症性肠病虽然是难以根治的疑难杂症,但并不意味着无法控制,控制病情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科学理性的对待疾病,采用符合自己病情的治疗方法控制疾病配合生活起居的养护,能够使很多患者远离病痛,拥有正常的生活。根据炎症性肠病的证候表现,分属中医的“腹痛”“泄泻”“肠痈”“便血”等范畴,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许多对此类疾病的认识以及针灸治法。历代古籍对炎症性肠病也多有记载,本病多因感受湿热、饮食不当、情志失调以及脏腑亏虚所致,进而导致湿邪蕴集于体内、气血运行不畅、脾肾亏虚。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表明,中医药在缓解症状、控制发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疗效确切,对治疗本病有着独特的优势。

  03 针灸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优势

       针灸疗法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针刺和灸法双重效益。针刺具有疏通经络、抗炎镇痛、促进气血运行的功效。《灵枢·邪气藏府病形》:“飧泄,大肠痛,巨虚上廉主之。”其后《千金要方》《针灸逢源》等专著中都有类似的记载。通过对不同患者的辨证取穴,可以有效减轻肠道炎症,促使肠道组织结构功能的改善。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温散寒邪、消肿散结、活血逐瘀等功效,针灸配合能够有效改善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腹痛、腹泻等症状,修复肠上皮屏障损伤,减轻肠道炎症,减少患者的痛苦。

       我院国家973计划灸法项目首席科学家、上海市名中医吴焕淦教授团队悉心研究中医针灸治疗炎症性肠病数十年,在运用灸法治疗方面独树一帜,创新性地提出了艾灸“温养脾胃,调和肠腑气血”的治疗学观点,在临床上疗效卓著。我们根据多年临床与基础研究经验,改良太乙神针古方,研制出“太乙温灸条”——艾绒与乳香、没药、沉香、冰片、桂枝、透骨草、千年健等多味中药混合制成的直径约3厘米的温灸条,这种太乙温灸条将艾灸的温热效应和药性结合,在灸疗过程中可产生广泛而持续的火力和渗透效应,通过悬灸特定穴位引原气入经络脏腑,更好的达到温养脾胃、调和阴阳,理气化瘀的功效,能够有效改善炎症性肠病患者的难治性腹泻、腹痛、便血、乏力等症状,临床使用太乙温灸配合针刺疗法治疗炎症性肠病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长期坚持针灸治疗和饮食起居的自律,许多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与炎症性肠病和平共处。

作者:包春辉 刘慧荣 吴焕淦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结肠炎专科门诊

时间:周二、四、六下午
地点:宛平南路650号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官方微信服务号二维码,欢迎扫描关注,微信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