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做个好医生
周永明
1988年,我研究生毕业来到岳阳医院从事血液内科工作,光阴如白驹过隙,一弹指顷,已整整三十个年头了。岳阳医院这个平台让我不断成长进步,岳阳医院“精、勤、仁、信”的院训激励我砥砺前行,岳阳医院救死扶伤的精神让我实现人生价值,作为岳阳人我一直用一颗坚忍不拔的心追求初来医院的理想和信念:做一个好医生!外科鼻祖裘法祖院士曾经说过:做医生不难,做好医生很难,永远做好医生就更难。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个好医生呢?这是很多医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经常会面对的问题。借鉴前辈的经验总结,结合自已的工作实践,我就这个问题谈点体会和感想,希望能对年轻医师有所启发和帮助。
好医生要敬业爱岗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需要经验的积累,临床工作更是如此。既然我们选择了临床医学这条路,尤其是中医药专业,就必须热爱这项工作。对临床工作假如没有爱好,是做不好医生的。我们要把每一例疾病的诊断治疗、辨证施治当成一个案例来侦破,每当通过各种努力做出正确的诊断治疗、成功的辨证施治,你从中获得了快乐和满足,就有一种欣慰感,越是难以治疗的病例得到解决,这种内心的喜悦就越强烈。当然,这种诊治能力不是一天就能形成,是要通过思考和反复实践,不懈的努力,最终才能达到一种比较高的境界。这就要求医生一进入临床,需要有好奇的心理,产生爱好,有了好奇和爱好,才会有动力,去探素,去实践,一旦有了成功解决疑难病例的回报后,就会产生更大的的好奇和爱好,一次比一次的回报就更大。但是任何实践科学都不会一帆风顺,可能会有坎坷和磨难,甚至受到打击,遭受打击的力度越大,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就越深刻,重要的是要从中不断总结经验,学会在逆境中思考。爱好产生动力,热爱成就事业,著名医学专家华益慰曾说过“我这一辈子做医生,想当个好医生,做一个能给病人解除痛苦,受病人信任的医生,这就是最幸福的事”。华益慰淡泊名利,一辈子热爱临床,把解除病人痛苦、挽救病人生命作为人生最大的追求和最大的幸福,所以他成就了自己的事业,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好医生要好学进取
选择了医生的职业就是选择了终生艰苦的学习过程。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正是学习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有时间,有精力,记忆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人、家庭、单位的事务越来越多,个人的记忆力也逐渐下降,一旦错过学习的黄金期,我说只能后悔。做学问,需要的是一份平常心,要耐得住寂寞,要专注于医学,为之奋斗,为之付出,才有收获。寂寞不是碌碌无为,寂寞是一种意境,是种默默无闻绽放新绿的酝酿,是一种于无声处炸响惊雷的爆发。医疗技术、辨证施治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是我们行医的基础,我们没有理由不为此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智慧。为医之道,就需要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来专注学术,在别人沉迷麻将声声的时候,我们抽出更多点时间来学习,未尝不是一种收获,在别人上网聊天的时候,我们参加医学网站的病案讨论,未尝不是一种乐趣。
2000年1月我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入上海市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班,2004年3月以名列前茅的成绩入选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事后有很多人称赞我聪明,但我并不认为比别人聪明,我只是把时间和精力尽可能多地用到了专业学习上。为了不辱使命,我在学习期间,除了向黄振翘老师学习以外,我还拜师吴瀚香教授、张镜人教授、王振义院士和黄世林教授学习,白天随师临证,晚上还要坚持看书、整理当天的笔记,并加以总结提炼。在临床实践中努力学习、更新知识,用心感悟、总结提高,逐步形成自己较为独特的治疗方法,不断提高临床疗效。有位急性白血病患者,经某大医院用化疗3疗程未达缓解,医生预言病人生命不会超过3月,遂慕名求治。经服中药治疗2周即热退精神好转,再用中药为主结合小剂量化疗调治2月,查血象、骨髓象达完全缓解。随后续用中药巩固治疗,至今8年有余, 病情一直稳定,达到治愈标准。
好医生要恪守医德
医德即医生的职业道德,是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质,是医务人员与病人、社会以及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总和,其基本原则是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一个医生是否优秀,不仅要看他的医术有多高明,名气有多大,而且还要看他的医德有多高尚。作为一名年轻医生要深刻理解医德原则,坚持职业操守,做到品德端正、作风正派。我们从走出校门穿上白大衣那一刻,就要认清自己的职责:“我唯一的目的是为病家谋幸福”(西医之父希波克拉底语)。而选择了医生这一职业,便注定要坚守这一永恒的信念,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今社会,经济浪潮冲击到各个领域和层面,年轻医生一定要淡化商业意识,强化职业道德,毕竟这个职业意味着要无偿付出很多,没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和超强的毅力是难以为继的,何况病人找你看病,对你的信任是最大的尊重。不能因为经济利益的驱使而置医疗原则于不顾。
医乃仁术,无德不立,病人把最宝贵的生命托付给医生,我们应意识到这沉甸甸的份量和治病救人这一职业的崇高神圣,要廉洁行医,不要贪财受贿,医乃仁术,应该用扎实的医学知识和博爱的仁慈之心来为医,行医。有位福建姓尤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经当地多方治疗病情未见好转,由于家庭经济原因及病重因素,患者无法来沪治疗,故写信要求给予治疗。面对病人的恳求,出于医生的仁爱,我根据患者的病史叙述、检验报告等资料开处药方进行免费通讯诊疗,有时自己掏钱为患者寄药,不收分文,坚持2年之久,患者病情缓解,感激不尽。
好医生要人文修养
长期以来,由于过分强调职业中的技术因素,而忽略了职业中的人文修养,少数年轻医生缺乏基本的素质修养和基本礼仪,难以与病人有效沟通,导致医患关系紧张,是引发医疗纠纠纷的潜在因素。医疗技术如何得以有效地实施,真正服务好病人,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这要求医生要有厚重的人文修养。病人一方面作为自然人,另一方面他又具有社会属性,在一定的社会中生活,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习俗、对人生持有的态度等,都将对其健康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由此决定了医生纵向上不但必须掌握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横向上还要通晓更为广泛的交又学科、边缘学科及人文知识,包括道德、伦理、心理和社会学等。一个具备人文修养、人性丰满的医生会正确理解病人的身份,正确对待自己的角色,懂得如何与病人沟通,如何与同事相处,继而形成一种融洽、愉快、健康的工作氛围,真正充满人性的人文关爱,才会相伴在病人周围,医患矛盾、医疗纠纷随之也会减少,医患之间从陌生到相识、相知,从不理解到相互信任与合作。除此之外,医生还要掌握好服务的艺术,讲究沟通的技巧和语言的艺术,并兼顾服务对象对医学的理解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讲,心与心的沟通是润滑剂,可消除抵触和摩擦。较高人文修养是医生理解病人的基础,也是医生赢得患者信赖的重要前提。
总之,医生是一份光荣的职业,救死扶伤,无尚荣光;医生又是一份责任重大的职业,健康所系,生命相托,来不得半点的马虎与浮夸。既然走上了从医之路,何不将它走的鲜花烂漫、风和日丽,既然走上了从医之路,何不将它走的有声有色、风生水起。天道酬勤,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要你我真诚去努力,我想会是一个好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