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 第192期

2018年岳阳医院中标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image.png

  从“肠道菌群-宿主”共代谢角度探讨祛瘀生新法调控溃疡性结肠炎免疫状态的机制

  项目负责人:韩昌鹏,副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波士顿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各级别科研课题共六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两项。共发表SCI论文8篇,并曾在《Nature》和《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论文,获各级别学术奖项6项,第一发明人身份授权专利5项。

image.png

  青黛、参三七调控NLRP3炎症小体/Smad信号通路介导溃疡性结肠炎EMT的 机制研究

  项目负责人:郝微微,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开展中医药防治脾胃病临床与基础研究。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1项、局级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国家级“十三五”规划教材一部。

  基于分层贝叶斯分析的中医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单病例随机对照研究

image.png

  项目负责人:黄海茵,主仼医师、博士。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世界中医药学会呼吸病分会理事,上海近代中医流派临床传承中心第一批优秀继承人。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计委、教委等多项课题。先后发表学术文章4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

  TET介导的组蛋白修饰参与艾灸干预CAC炎-癌转化的机制研究

image.png

  项目负责人:黄艳,中华中医药学会免疫学分会青年委员、上海市针灸学会海派针灸分会委员。从事针灸治疗胃肠疾病的表观遗传修饰机制研究,主持国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一等资助等5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7篇,申请专利3项,编写著作2部。

  基于“肾髓系统”理论——补肾益髓法探讨淫羊藿总黄酮棕色化骨髓白色脂肪防治骨质疏松的机制研究

image.png

  项目负责人:李冠武,副主任医师、博士。上海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上海中西医结合影像专委会委员。科研领域包括脑卒中fMRI认知神经机制及MRI新技术在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新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7篇。

  从SFRP5调控Wnt信号通路研究银屑病血瘀证合并代谢紊乱及夏氏活血方干预机制

image.png

  项目负责人:李欣,副主任医师。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获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资助,美国波士顿大学访问学者、上海中医药大学后备业务专家,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和《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编写秘书,国际期刊JID、BJD等杂志审稿人。

  基于miR-34a介导Sirt1/mTOR通路研究艾灸抗CD肠纤维化机制

image.png

  项目负责人:刘慧荣,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青年科技奖、“银蛇奖”一等奖获得者,上海领军人才。从事针灸临床与效应机制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2)、省部级一等奖3项(第2),发表论文120余篇。

  推拿 法关节和肌肉运动生物力学特征及工效学研究

image.png

  项目负责人:孙武权,主任医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岳阳医院推拿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副主委兼秘书长。参与或者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作为参与人员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奖励8项,参编或主编专著25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3篇。

  电针刺激足三里与IBS大鼠内脏痛觉信息在DRG交互机制研究

image.png

  项目负责人:翁志军,助理研究员。任职于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针灸免疫室,从事针灸治疗胃肠疾病的神经免疫学机制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 项,上海市卫计委课题2项,发表学术论文27 篇(SCI 收录8 篇),参编专著3部。基于Ezrin蛋白的针刺抗哮喘舒张气道平滑肌生物学机制研究

image.png

  项目负责人:尹磊淼,研究员、上海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为针刺抗哮喘生物学机制。发表论文51篇,参与编写著作5部,荣获/申请专利10项。获国自然等15项课题资助,入选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青年科技启明星、晨光学者等,获明治生命科学奖,被评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十大杰出青年。

  神经损伤后瘫痪手运动功能恢复中皮质代表区定向“跃迁”的向导机制和脑可塑性研究

image.png

  项目负责人:郑谋雄,骨伤科医学博士。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9篇,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原创论著1篇(共同第一)。主持国自然青年项目和面上项目各1项、省部级和局级项目共3项,入选市青年医师培养资助计划、卫生计生系统“新优青”和青年科技启明星。

  基于色氨酸代谢探讨艾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外周与中枢作用机制

image.png

  项目负责人:周次利,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针灸作用机制与临床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和人才计划等7项,参与国家973计划等科研项目16项,其中,973计划项目“基于临床的灸法作用机理研究”为项目骨干。发表论文47篇(SCI 12篇),国家专利1项,著作2部。

  “治乱安危”——以Cyr61为核心靶标探讨三草软膏在银屑病“瘥后防复”中的作用机制

image.png

  项目负责人:郭冬婕,岳阳临床医学院16级专硕,中医外科学专业。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3篇,其中SCI一篇(共同第一)。参与科研项目4项,2018年有幸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助。曾多次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并取得较好名次。

  外周信号通路改变“打破大脑疼痛环路”治疗灼性神经痛的中枢网络机制研究

image.png

  项目负责人:华续赟,骨伤科医学博士。作为共同作者发表SCI论文28篇,其中一作/共同一作/共同通讯论文11篇,最高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排名第九),主持国自然青年项目1项、上海市科委项目1项、上海市人才项目1项。

  活血潜阳祛痰方调控NLRP3炎性小体通路改善肥胖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image.png

  项目负责人:芦波,住院医师、博士。主要从事高血压相关研究。曾获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毕业生,既往参与科研课题5项,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篇,多次在全国心血管会议上学术交流。2018年获国自然青年项目——《活血潜阳祛痰方调控NLRP3炎性小体通路改善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基于lncRNA-Hotair调控作用探讨益气清络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分子机制

image.png

  项目负责人:朴雪梅,副主任医师、博士,上海中医药大学讲师。师从海上名医血液病大家周永明教授、海派针灸奚氏针法传人徐佳教授等,从事风湿病和疑难危重病例研究工作10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各类免疫相关疾病。承担国家自然基金等各级课题,发表核心期刊、SCI论文等共20余篇。

  基于AMPK/ULK1信号通路研究温阳活血化痰法通过调控自噬防治蒽环类心脏毒性的作用机制

image.png

  项目负责人:王立玉,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肺、胃、肠等实体肿瘤。曾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申报及研究工作。发表数篇核心期刊。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AMPK/ULK1信号通路研究温阳活血化痰法通过调控自噬防治蒽环类心脏毒性的作用机制》。

  基于HPA-LC-VTA环路探讨电针干预失眠的多巴胺机制

image.png

  项目负责人:谢晨,博士。共发表核心期刊文章10篇,申请上海中医药大学课题两项(已结题),岳阳医院人才计划一项,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课题一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一项,获得发表专利两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