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初见·点拨·感恩 ——记我的导师陈云飞
月圆月缺,如水的月光染白了谁人双鬓?花谢花开,娇媚的花蕾枯萎了谁人容颜,奈何时间太细,怎敌指缝太宽,沪上求学已满六载,逝去了青葱般的岁月,可是,在这里我却收获了从不曾有过的人生体验,在这里也遇到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人——我的导师陈云飞主任医师。感恩我的导师陈云飞,因为您,我的人生变得不同,六年前当您“欠考虑”的收下我以后,我的人生就像开了挂。六年的魔都求学使我尝过了无数的酸甜苦辣,然而,是您让我一次又一次的成长,不断的掌握打怪技能,您的谆谆教诲,历历在目。
初见吾师——他沉稳,沉稳的博大
和导师的结缘,在我看来纯属一场意外,幸运使然;可是身边的同学朋友却跟我说这或许是老天对一个坚持不懈女孩的特殊安排。那一天,是我在上海考研调剂路上第三次去火车站退掉返乡的火车票,不是不想走,只是心中还有不甘,不愿就这样放弃最后的希望,虽然各附属医院考研调剂均已接近尾声,可是,我还想再努力试试,因为敢于飞翔,就能拥有前行的翅膀,于是,我留了下来,同时也留下了希望。
就在我准备坐地铁3号线回住处时,接到了岳阳医院研招办老师的电话,这个电话也就此改变了我未来三年的人生轨迹,于是,我转身走向了对面开向医院的地铁3号线。人生,或许就是这样,一个转身也就成就了不同的人生。
初次见到陈老师,是在他的办公室,陈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让我觉得这位老师很沉稳内敛,温文尔雅,语调不高,但却低沉有力,透射着一种威严。他尽量的保持着一种平和但却不失风范的语气与我交谈,简短的家长里短后开始询问我专业相关的问题,或许是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有些问题答不上来,当时感觉自己的心想要跳出来一般,徘徊,流浪,找不到出口,只知道自己面临着一次艰巨而又不得不去承担的任务。我的局促不安与手足无措他都看在眼里,没有奚落,没有轻蔑,而是耐心的跟我讲解了问题的答案,让我意识到自己的知识储备是多么的浅薄,而导师是多么的殚见洽闻,并不是我们能够企及的。接下来,我顺利地通过了医院的专家面试与大学的体检。
那一天,融融日晓,拂柳芦蒿;那一天,百鸟啾啾,喜上眉梢;那一天,我很幸运的成为了陈氏师门的一员,陈老师的沉稳与渊博的学识,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学术指导——
他专业,专业的从容
科研上,他是学术强人,一丝不苟,在既定的研究领域有着自己的成果与见解,并对新的研究进展永葆高度的热情,六年来每两周一次的英文文献汇报,是我们既痛苦又满足的经历,阅读文献的过程中我们理清了自己的科研思路,同时也能了解自己研究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陈老师经常告诫我们:“要充分的利用晚上的时间,多阅读相关的文献,并把这个习惯坚持下来”,是的,坚持,对我来说很重要,因为勤能补拙恒斯效,我也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啃掉一篇文献的难点,是对我们最大的慰藉。
临床中,他是根骨扎实的良医,他精专于术,未必至高至强,但他力求做到至臻至善,虽不是顶尖的“高手”,但也是内力深厚的“强者”,他将自己在临床中总结的经验和心得与我们分享,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老师经常说:“针灸不是插秧,不是把针扎进皮肤就可以的,那样谁都可以当针灸医师了,要讲究补泻与手法,要辩证取穴,这还需要更多的临床锻炼才可以啊!”陈老师在诊室很严肃,不苟言笑,因此诊室内从没有多语调笑,谈谑喧哗之声,更无道说是非,议论人物之言,陈老师用身体力行向学生们展示了为医之道。
他凭借着自己精湛的学术造诣与严谨的治学态度得到了同事的认可与学生的尊重。他用自己前沿的理论塑造着学生的科研思路,培养了学生广阔的视野;他用自己渊博的学识丰富着学生的专业知识,锻炼了学生的临床技能;他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着学生,教会我们以至诚之心对待病人,以得到病人的理解和信任。他是专业的,专业的从容。
生活点拨——
他睿智,睿智的大气
生活中,他是完美丈夫,我们看到过他对师母的体贴,二人伉俪情深,羡煞旁人;他是超级老爸,我们看到过他对儿子的教导,二人是父子,亦是朋友,其乐融融;他是模范导师,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进行点拨,对我们来说他更像是是一位长者,一位家里的前辈。
陈老师不仅仅帮助我们解决了面临的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更重要的是对我们的心态进行了调整:不能惧怕失败,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学会感恩,感谢生命中相遇的每一个人;做事情要提前做好准备,因为机会只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不要轻易的去做某些改变,还原初衷,找回自己的梦想。
六年来,老师教会了我很多,他使我学会了让舍得的和不舍得的都随缘;他让我学会了笑对人生中的许多不公平与不理解;他让我变得顽强,我觉得自己更像一个仙人掌,随便丢在哪都能活了;他让我知道了世界上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只要有决心,任何事都能办到,再密集的竹子也抵挡不了脚下的流水,再高的山峰也阻止不了雄鹰翱翔的翅膀。他用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让我从浮躁、迷茫、不安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老师是睿智的,睿智的大气。
学子心声——
谢谢您,您放心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老师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向我们完美解读了一个导师具备的品质,何其有幸,我能投身于陈氏师门。经师易遇,人师难求,老师对我们的影响渗透到了学习、临床、科研、生活上的多个细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老师的为人与处事,老师的期望与鼓励,老师面对生活的态度,于我都是心有戚戚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老师说:“不要一直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偶尔也要记得仰望星空,知道周边的人在研究什么,掌握新的研究进展、新的实验技术手段才能不断进步”,我会一直铭记这句话,对身边的事物保持一颗好奇心,总会找到自己的路和属于自己的成功,再次叩拜恩师。
时间如流水,逝去了岁月,领悟了生活,顿悟了人生。六年的时间,偶然一次帮老师递针,看到了老师鬓角微白的头发,心里默然一阵抽痛,老师为我们付出的太多了,我们能回报的微乎其微,只愿流年故好,恩师不老。
谢谢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感谢您一路的指点与帮助。
您放心,人生的路那么长,我会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好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