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 第170期

超声诊断科用新型微创疗法 为一“巧克力样囊肿”患者治疗减轻痛苦

  本报讯 (超声诊断科 报道)近日,我院超声诊断科运用新型微创方法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积血联合硬化治疗成功地为一患有10cm大小巧克力样囊肿的患者进行了治疗,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巧克力样囊肿,简称“巧囊”,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病变。因其囊腔内经年积血淤积,颜色似咖啡,又比较粘稠,故称巧克力样囊肿。它是育龄期女性较为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患者张女士就被此病困扰多年,而她又对传统手术颇有恐惧,所以一直未下决心进行切除。近期体检,她发现囊肿已长至10*8*8cm大小,经期腹痛、腹胀等症状也愈来愈重。经多方打听,她了解到我院超声诊断科有微创治疗方法,遂慕名前来。

  超声诊断科何缪缪医生详细检查后,结合患者实际需求,为其制定了新型微创治疗方法——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积血联合硬化治疗。该方法有别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及“腹腔镜下手术”,是在超声影像的引导和监视下,利用直径1mm左右的金属针,准确穿刺到“巧囊”内,然后进行一系列治疗操作。因整个治疗过程全部在超声影像的实时监测下进行,不仅能准确穿刺到位,而且能够可靠地规避周围的肠管、血管,避免脏器误伤;术后,患者腹壁上只有一个细小的针眼,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微创手术。

  张女士的“巧囊”,在耗用185根针筒,经过反复抽吸、冲洗、硬化等90分钟的治疗后,囊腔完全消失。纵观手术全程,张女士只在进针时有点刺痛,其它无任何不适。术后60分钟观察期过后,张女士安然回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寻求疾病治疗的微创化,甚至无创化。超声引导下的各项穿刺、治疗,正是顺应了这种需求。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将患者的痛苦将至最低。

  超声介入诊疗是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新兴的一种疾病诊疗方法。是指在超声影像的实时引导和监视下,完成的各种抽吸、注射、穿刺活检、置管引流、旋切、肿瘤消融等操作。超声介入诊疗具有不开刀、不打孔、操作简单、损伤小、痛苦少、恢复快、效果好、费用低、安全微创、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符合了后现代医学的诊疗理念,目前已成为常规诊疗手段,为广大病患、临床提供服务与帮助。

岳阳医院超声诊断(介入)门诊开展及协作开展的诊疗项目如下:

  1.甲状腺、乳腺、淋巴结的穿刺活检(组织学或细胞学)

  2.其他肿瘤或组织的穿刺活检(肝、肾、前列腺、软组织等)

  3.各种囊肿(肝囊肿、肾囊肿、卵巢囊肿等)的穿刺、抽吸、硬化治疗

  4.各种脓肿的置管引流

  5.复杂性胸腹水、心包积液的穿刺引流

  6.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及胆囊、肾造瘘等

  7.肿瘤的消融治疗(包括热消融、无水酒精注射等 )

  门诊开放时间:每周四下午

  诊室地址:岳阳医院B楼2楼超声科6号诊室(甘河路110号)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