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对疾病的认识能力? 肖 言
一个临床医师,一辈子工作中做的事,恐怕就是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在一个阶段内,处理疾病的手段,有时候是固化的;但对于疾病的认识,则是不断进化的,有时候甚至是颠覆性突变式进化。对罕见病的认识,需要不断的积累;对常见病的认识,同样需要不断的更新。在临床实践中,对常见病临床表现的认识与深究,更是防范误诊的不二法则。
前些年,我科收治了这样一个病人。患者是中年女性,因右臀部肿痛收治他科。经检查诊为右臀部脓肿,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引流术。因未能抽出脓液,故请外科会诊,是否切开引流。转入外科后,经分析讨论,对臀部脓肿的诊断无异议,切开引流是外科处理脓肿的基本手段。但对脓肿的发生原因存有疑点,暂缓切引。进一步检查发现,患者右骶髂关节结构不清,有骨质破坏的现象,再行结核菌素筛查,明确是结核性病变。至此,可以明确右臀部脓肿是“冷脓肿”,病源是右骶髂关节结核。如果当时切开引流,伤口将长期不愈;如果当时穿刺引流,窦道也会长期不愈。
为什么会对臀部脓肿的来源存疑?一般而言,脓肿是感染性的,前提要有细菌存在。深部组织存在细菌,不外乎二种情况,一是局部组织曾经有开放性或贯通式损伤,是谓原发性脓肿;二是全身化脓性感染的局部表现,是谓继发性脓肿。如果两者都不具备,脓肿何来?那一定是附近组织存在感染,脓液蔓延并集聚于此。只是因为病灶相对较远,路径狭窄,临床忽略。在外科临床实践中,盆腔脓肿是胸椎结核所致,腹股沟脓肿是腰椎结核所致的情况不是个案。
对这样一个临床表现的认识,是基于对病因的探讨。古语所示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对疾病的认识过程,其实是临床医师不断自我学习的过程。所谓的经验丰富的大家,我以为有三要素:扎实的理论基础,充分的临床实践,准确的归纳总结。说白了就是带着眼睛看世界,要用脑子来思考。若要不断提高自己对疾病的认识能力,病例是一个最好的教材。别无他法,唯有坚守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