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 第172期

出血为什么难以止住?

  出血是一个常见的临床表现。在外科方面,多数与创伤或损伤有关,其中有的与患者本身的疾病有关,有的与外伤有关,而有的则是医源性的,比如手术。手术本身也是一种创伤,自然也会引起手术部位的出血。止血是针对出血的一种医疗行为。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止血的手段和技术也层出不穷,临床疗效也不断提高。但也不得不承认,总有难以止住的出血,以至于威胁生命。

  前几年,我科收治了一位胆囊结石的女性病人,30多岁。术前常规检查包括凝血系统的检查都未见异常。择期行LC术,手术相当顺利,剥离的胆囊床有少量渗血,经氩气刀喷凝和止血纱布填压后未见活动性出血,局部放置负压引流后结束手术。术后当晚,负压引流开始出现血性液体,给与了相应的止血药物,至第二天,血性引流液量多且色浓,遂决定用腹腔镜探查,术中见胆囊床及其周围区间有较多的血凝块,吸尽冲洗后发现胆囊床仍有少量的渗血,反复止血并加用复合型止血材料填压后,观察一刻钟,未见活动性出血后结束手术。术后48小时,再次出现血性引流液并逐渐增多,不得已行剖腹探查术,仍为胆囊床渗血所致。考虑到多种止血方法均无法保证止血的效果,只能用三块大纱布垫依次填塞压迫胆囊床,敞开部分切口,以便适时取出纱布。这次术后五天,未见纱布被染红,说明渗血终止了,可以准备依次取出纱布了。就在第五天晚上,患者突发呼吸困难,口唇青紫,大汗淋漓,SaO2一度将至80%以下。当时疑及肺梗,实施抢救性治疗,期间CT也疑及肺梗。经过一个晚上的努力,患者终于转危为安。此后依次取出纱布,伤口愈合,康复出院。期间与家属多次交流中得知,多年前患者曾在外院行子宫切除术时,也发生大出血的抢救经历,本次在我科治疗期间本院和外院的血液科会诊初步考虑是隐性罕见的凝血功能异常,难以定性。至此,该患者在LC术后,历经多次出血和肺梗等危象,终于康复。

  对于出血,内科和外科的第一处理是略有不同的。通常内科善于药物治疗,外科擅长手术治疗。这是基于对疾病的始发因素认识差异所致。外科医生常常有一句说辞,即真正的出血,任何止血药物都是无效的。虽说难免有些偏颇,但就这个病例而言,不要说是任何止血药物,就是针对局灶出血的多种技术处理和止血材料的复合应用,都无法显效,不得不采用最为原始的手段——填塞压迫止血法。相反,大量止血药物的运用是否触发了肺梗的发生,也是存疑的。

  内外科的差异是肯定存在的,但是外科医生却不应该迷信手术。外科界最经典的“Sabiston外科学”,原名是“克氏外科学”,其中有前辈Paracelsus的一句话,意思是“不存在那种不是内科医生的外科医生,外科医生起源于内科医生,外科医生通过他的工作成绩来检验他作为内科医生的能力”。想想前辈大师的语录,看看这样的病例,我们是否会有些许的感悟呢?一定要有。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