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耀星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暨抗肿瘤促健康座谈会在我院召开
本报讯 (凌耀星工作室报道)9月22日下午,凌耀星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暨抗肿瘤促健康座谈会在我院学术报告厅召开。此次座谈会由上海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凌耀星工作室主办,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何星海,我院院长房敏、党委副书记朱亮等领导出席,凌耀星工作室成员及20余位此前经凌教授诊治的患者参加(如图)。
凌耀星教授为明代御医凌云第十六代传人、上海市名中医,其大部分时间在我院行医、带教学生。她自幼研读医籍,18岁随父临诊学习。她从医六十余年,在家传医学的基础上,融入了对中医经典古籍思想的领悟和发挥,擅长以《内经》为基础的传统理论指导医疗实践,她潜心探索,重视临床,在各种疑难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何星海副校长回忆了当年凌老授课的情景,凌老讲授《内经》,生动形象,让人记忆犹新。一代大家在弥留之际,仍喃喃自语吟诵《内经》,这是对中医事业极大的热爱。凌耀星工作室的成立,已在中医传承、中西医结合发展等方面有所建树,希望进一步发展、弘扬中医药文化,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促进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
房敏院长在讲话中指出,医学世家对中医的热爱也促进了传统医学的传承。凌老师的后人、学生在中医各个领域中发光发热,是对凌老最好的追思和怀念。凌老是中医界的典范,是一面旗帜,希望大家继续向凌老学习,掌握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精益求精,为更多的患者服务,给他们带来福音。
凌耀星教授的外孙女姜凤依已接过凌老家学,自上海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目前是我院老年科的一名医师。座谈会上,姜凤详细讲述了凌老治疗肿瘤病人所总结的“攻、补、调、导”学术思想。我院凌耀星工作室成员吴士延主任医师、施晓芬主任医师等还结合凌老的学术思想和在工作中的运用体会谈了各自的感想。
现场一位曾经经凌耀星教授诊治的患者代表讲述了自己在求医问药过程中,凌老所给予她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精准的治疗,如今她病情稳恢复得很好,非常感激。
此次座谈会的召开,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了凌耀星教授对于肿瘤中医调治的“攻、补、调、导”学术思想,同时也加强了医患沟通,构建良好医患关系,增加肿瘤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