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特色推拿 >>学科积淀

学科积淀

  • 1956年率先建立全国推拿现代教育机构——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

  • 1959年主编全国第一本教材《中医推拿学》

  • 1960年培养全国首批推拿师资班

  • 1982年首先设置推拿学本科班

  • 1985年招收全国首位推拿学硕士研究生

  • 1997年招收首位推拿学博士研究生

  • 2001年首位推拿博士后进站

  • 2010年全国首家开展推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2012年全国首家实施中医师承硕博士学位教育

  • 2014年全国首家开展推拿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推拿能从中医学中的一项治疗技术,发展为学科;从民间的手艺,升格为大学殿堂中一个医学专业;推拿的教学能从师徒相传,发展为课堂教育;从中专教育,升格为本科教育,乃至研究生教育,与60多年来推拿人的努力分不开的。如果以上海中医药大学推拿专业教学的发展为主线,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推拿学科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发展的历程。

1956年,上海市卫生局开办推拿医士训练班。1958年,建立全日制的推拿医士学校,学校由上海市卫生局划归上海中医学院领导,学制三年,从此开启了正规的推拿医学教育。上海推拿医士学校使推拿专业人才的培养首次进入到现代教育的体制内,有集中的课堂教学,也有分散的临床实习。特别是每一个经验丰富的推拿名医负责一个诊察室,带教学生,传授经验,培养了一大批推拿专业的后继人才,继承和整理了推拿的学术经验。这些学生多数分配到全国的医院、学校,开展医疗和教学工作,对国内推拿学科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以第一届学员为主体执笔,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医士学校于1959年1月由科技卫生出版社出版了全国推拿专业第一本教材《中医推拿学》。随后,经过改编,196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推拿学》。1961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中医学院试用教材《中医推拿学讲义》。这一系列教材,为今后推拿学教材搭建了初步框架,影响至今。

1974年起,上海中医学院开始增设三年制针推伤专业。1975年,上海中医学院主持编写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学院试用教材《推拿学》,是由全国19所医学院和医院的专业成员集体编撰,首次对推拿手法进行了六分类法。这一分类方法被随后出版的一系列教材采纳,包括近几年出版的推拿学教材和专著。

尤其需要提出的是,上海中医药大学从1957年到1985年期间,为全国各地中医院校举办过3次推拿学师资进修班。1958年、1975年和1985年围绕三本推拿学的专业教材的编写出版进行的推拿师资培训使全国的推拿教学更规范统一。经过师资班培训的很多教学人员在各自的学校中都成为学科带头人。

1977年,上海中医学院在国内率先招收五年制针推伤专业本科生。之后,全国有条件的中医学院都相继成立了针灸推拿系。l978年,针推伤专业改为针灸推拿学专业。1982年,上海中医学院又率先将推拿与针灸专业分开招生,开始招收五年制推拿专业本科生。同期招收五年制本科的院校还有北京中医学院。

1985年,上海中医学院的丁季峰和郑风胡成为全国第一批推拿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并招收了第一批推拿硕士研究生。

l986年,上海中医学院正式建立了推拿系,并在国内探索实施院系合一的管理的模式。

1986年,上海中医学院负责向国家教育委员会进行全国性的专业论证,将推拿专业分化为推拿基础、推拿实验、推拿文献、小儿推拿和推拿治疗等五个亚学科,后来又将推拿治疗学分内妇推拿和骨伤推拿,并成立了相应的教研室。而推拿基础又分化为手法,功法。这种亚学科的分类方法,后来也为推拿学教材的分化提供了模板。经过国家教委专业论证,1987年针灸推拿专业正式分为针灸学专业和推拿学专业。这个专业目录,推动了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建立了推拿学本科专业。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的大学本科目录中将针灸学和推拿学合并为针灸推拿学专业。

无论是推拿学专业,还是针灸推拿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上,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一些理念与方法对对国内中医院校影响至深。首先是重视手法和功法技能的学习。其次,坚持把推拿医生首先按照医生培养。第三,在全国率先设置了一些推拿专业独有的课程,有“生物力学”和“康复医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摸索了推拿学的现代教学模式和体系,对全国乃至港澳地区均有深远影响。

1997年,严隽陶在上海首次招收推拿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00年,在严隽陶的指导下,全国第一位推拿专业博士生毕业。2003年,首位推拿专业博士后从上海中医药大学流动站出站。至此,推拿学科完成了从中专到博士后的蜕变。

上海中医药大学,为推拿学专业建立了中医传统推拿疗法的现代教育制度和教学模式;为国内示范性地建立了推拿学专业硕士培养制度、博士培养制度以及推拿学专业博士后培养制度,使推拿学专业在中专的教育层次上推进到博士后的教育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