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nglish| 返回首页 | 员工入口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岳阳科普 >>科普知识 >> 正文

岳阳科普

科普知识

药灸结合治疗顽固性头痛 岳阳医院中医内科头痛专病介绍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1-04-02
字号: + - 14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负责人: 张振贤主任

主治医生: 张振贤主任医师,姜明全副主任医师,陈敏主治医生

偏头痛、血管紧张性头痛是困扰广大群众的顽固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及工作。但目前西医对头痛的治疗通常以止痛剂为主,疗效欠佳,并且有引起胃溃疡、肾炎等毒副作用,而中医的各种方法治疗慢性头痛具有明显的优势,疗效确切,依赖性小。

血管、神经性头痛的发生是由于各种压力或精神紧张等原因引起的一侧或双侧颞部,及后头颈部肌肉痉挛造成,后期可引起全头部疼痛,精神高度紧张、精神刺激、思想压力过大都可诱发头痛,也称紧张性头痛,属于功能性头痛。一般辅助检查如:脑CT或磁共振检查脑内没有任何病变。这是由于焦虑或抑郁引起的头颈部肌肉紧张,也就是头颈部肌肉持续性收缩痉挛,或颈部血管痉挛引起头部局部缺血,代谢产物堆积引发头痛头痛只是一种症状,病因是神经功能紊乱,其发病机理就是焦虑--头部局部肌肉痉挛缺血--头痛,这几种因素互为因果。治疗的根本原则是:消除紧张焦虑、松弛神经肌肉、缓解痉挛。

中医"头痛"多属于功能性头痛,包括偏头痛、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丛集性头痛、心因性头痛等。

近年来,中医药对头痛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中药治疗头痛可调整神经功能、改善脑部供血供氧、消除精神紧张、缓解头部肌肉痉挛,对各种类型血管神经性头痛、头晕、心慌、烦躁易怒、焦虑不安、失眠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中药的现代研究表明多味中药可以缓解血管痉挛,增加脑血流量,抗缺血以及镇痛等作用。如: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葛根含有黄酮,能增加脑及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具有解痉作用。全蝎具有抗惊厥、抗癫痫、扩张心脑血管的作用。地龙具有降压、抗血栓、溶栓和改善血液循环、平喘、抗心律失常、解热、抗炎、镇痛、免疫调节、促进创面愈合、抗肝纤维化等药理作用。蔓荆子具有镇痛作用,能加快血流速度,改善微循环,并有明显的镇静、抗炎作用。白芍具有镇静、镇痛、抗惊厥、抗炎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流量,抗血栓、抗缺血。钩藤具有镇静、扩张血管、降压等作用。这些药物均可用于治疗头痛

中医治疗头痛的另一有效措施是基于经络理论的直接灸法,十二经脉皆与头部有联系,特别是三阳经脉和督脉更是直接循行于头部,若功能失调,可导致头颈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日久则气血瘀阻,经络不通,不通则痛。头部的普通针刺疗法可疏通经络、调解阴阳、通行血气,使脑部血管扩张,以改善头部血管肌肉供血供氧,解除痉挛,从而达到止痛的效果。而直接灸法可以发挥艾灸及穴位刺激的双重作用,温经散寒、疏通经络,达到清利头目、养血舒筋之功,且作用较普通针刺及温针灸作用更强,起效更快,可以尽早缓解患者症状,巩固治疗后可使患者头痛强度减轻,频率减少,持续时间缩短。

取穴则按照经络理论,主穴:百会、阿是穴;配穴:按头痛部位随证加减。百会为手足三阳经和督脉会穴,可疏调气血以养脑髓,醒脑调神。阿是穴则是以痛为腧,重点缓解患者局部血管的缺血痉挛。配穴则从整体出发,如:侧头部选择胆经率谷、风池;后头部选择后溪、昆仑;巅顶:四神聪、太冲、肝俞;前额:上星、解溪;从整体论治,达到治病求根的目标。

我中医内科头痛专科根据《中药新药研究指导原则》将头痛进行规范化的分型、疗效评分量化,采用专用的头痛病历采集卡,详细记录每位就诊患者的病史情况,头痛情况,用药情况,中药结合针灸治疗,用药后加强随访,记录病程的转归。专科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并根据患者的证型特点随证加减,以上海市名老中医夏翔教授的"头痛协定方"为基础,收到良好的临床疗效。头痛协定方:葛根、全蝎、地龙、蔓荆子、白芍、钩藤等等。方中葛根为君药,性凉,味甘、辛。具有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之效。全蝎、地龙为臣:全蝎辛,平;有毒。归肝经。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本品为治风痛之要药,熄风作用可靠。地龙:性咸、寒,归肝、肺经。功用清热熄风、清肺定喘、利尿通淋、通行经络。蔓荆子、白芍、钩藤为佐使,蔓荆子辛苦微温,入膀胱、胃、肝经。搜肝风、祛寒湿、除头痛。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平抑肝阳,柔肝止痛;养血敛阴止汗。钩藤:性甘,凉,入肝、心经。清热平肝,熄风定惊。全方以搜风通络、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诸药相合,共奏良效。灸法主要采用直接灸中的麦粒灸,有直接灸之效果,但无疤痕,取穴:主要有百会、阿是穴; 辩证取穴:巅顶:四神聪、太冲、肝俞、前顶;侧头:风池、率谷、外关、侠溪、阳陵泉;前额:上星、阳白、印堂、攒竹、合谷、解溪;后头:天柱、后溪、昆仑、玉枕、束骨;频率:每周一次;中药结合针灸,共奏止痛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