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nglish| 返回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科研工作 >>临床研究所 >> 正文

科研工作

临床研究所

推拿研究所概况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09-05-12
字号: + - 14

一. 成立时间:1991年10月25日

二. 机构设置:生物力学研究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文献研究室、临床研究室

三. 研究人员一般情况

1. 专职研究人员数:2名

2. 兼职研究人员数:16名

3. 学术梯队情况:高级:8人(正高2,副高6);中级:7人;初级:3人

4. 学历结构情况:博士:1人,硕士:5人,本科:10人,其他:2人

四. 目前拥有仪器设备情况

1.推拿手法测定仪(Ⅰ型、Ⅱ型)

2.脊柱生物力学加载装置

3.一维下肢关节测力板

4.三维下肢关节测力板

5.足底压力测力板(48通道)

6.光线示波器(Sc16型)

7.X-Y记录仪(LM20A-200型)

8.台式自动平衡记录仪(XWTD型)

9.动态电阻应变放大器(YF-3型)

10.二踪示波器(XJ4631型、XJ4318型)

11.四导生理记录仪(RM-6200C型)

12.静态电阻应变仪(YJ-28型)

13.动态电阻应变仪(YD-8型)

14.台式钻床(HTZ4006型)

15.钻铣床(ZX50F型)

16.台式仪表机床(CTO625型)

五.代表性的成果简介:

1.《静力推拿功法训练对β-内啡肽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上海市卫生局科技成果鉴定。该项目运用运动医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和心理学等原理,创立了大鼠倒置悬吊静力训练模型;同时,检测了动物及人体中枢及外周β-内啡肽、前阿黑皮素mRNA、血乳酸、最大摄氧量、肺功能、脑电图、肌电图及情绪变化,证实静力推拿功法训练通过躯体和精神意识的共存交互作用,上调了中枢β-内啡肽基因表达水平,并使其在外周血液保持较高水平的稳定状态。β-内啡肽的这种较高水平状态,增强了机体体能和情绪调控能力,从而良性反馈作用于躯体和精神意识,形成三者良性循环反馈途径。研究还表明:静力推拿功法训练可以提高人体有氧工作能力、对意识和神经肌肉的控制能力、减轻抑郁和焦虑;静力推拿功法训练对内源性β-内啡肽系统、能量代谢过程、神经肌肉控制方面与动力训练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提示中等负荷的静力训练效果较好。该研究学术思想新颖,课题设计合理,实验手段、观察指标先进,为探索传统功法“身心双修”的效应机制提供了可行的工作路线。其研究成果已经在临床医学、教学、竞技体育及全民健身运动中广泛应用。

2.《推拿手法测定仪数据采集处理》通过上海市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并先后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进步二等奖、上海中医学院、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科技成果一等奖。该项目应用计算机技术,根据不同手法的曲线特征对测试数据进行周期识别,把一连续存放的手法动力学信号划分成各周期,然后应用统计原理对手法各周期的不同数值进行分析。研究证实手法动力曲线与其操作方式间存在密切关系,手法操作失误有其特征的曲线变化,手法动力曲线的变化规律可以用数学方程加以描述,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计算机辅助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