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nglish| 返回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疗服务 >>名中医工作室 >>市级 >> 正文

市级

严隽陶名中医工作室

严隽陶名中医工作室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3-11-13
字号: + - 14

  严隽陶,男,1942年出生。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上海市名老中医,丁氏推拿流派代表性传承人和现代拓展的奠基人,全国第三、五、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针灸推拿医学杂志)编委会主任委员。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推拿学》主编。

640-(4).jpg

  传承推拿,甘为人梯

  严隽陶教授就读的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是国内第一所推拿专科学校,创办于1956年。严隽陶教授在学习期间以及毕业后,经卫生行政部门安排成为推拿界老前辈一指禅推拿传人王纪松老师和?法推拿创始人丁季峰主任医师的入室子弟,作为丁氏推拿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深得一指禅推拿和?法推拿学术流派真传,并把丁氏推拿的学术观点总结为“柔为贵,刚柔相济”“点为主,点面结合”和“动为先,动静结合”。

  1961年毕业后,严隽陶教授留校任教,把精力投入到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中,这一工作也成为他奋斗终身的主要工作。作为直接得到嫡系传承的一代人,严隽陶教授一直把培养新生代的推拿人才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把自己放在“过渡一代”的低调位置。严隽陶教授在教育工作中对育人的重视胜于教书,而育人则通过传道的过程来加以实现;在教学方式上,通过似乎无关的漫谈方式,一步一步把你引入学术研究前沿阵地。1993年,严隽陶教授获得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导师称号;2004年,获得上海市育才奖。

640-(3).jpg

  学科引领,开拓创新

  严隽陶教授在回顾自己走过的学术生涯时,概括为以推拿的传承为起点,推动了推拿的临床和基础的研究,提高了推拿教育层次的提高,以与康复医学的结合,走向学科发展的未来。

  作为推拿学科带头人,严隽陶教授在学科发展的历次关键阶段准确把握和引领学科发展的趋势与方向。1975年,在组织编写推拿学教材时,首次将一百余种的推拿手法分成六大类;1980年代中期,严隽陶教授积极组织将推拿学教学从本科发展为硕士研究生教学,招收了全国首批推拿硕士研究生;1991年,申请到全国首项推拿学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建立了全国第一家推拿专业的研究机构-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推拿研究所;1997年,招收了全国第一位推拿博士研究生;2001年,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推拿博士后流动站。2003年,首次提出把功法和手法并列作为推拿治疗的手段。

  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成立前期,严隽陶教授立足于我国康复医学发展的阶段和我校学生的文化特点,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专业设置的国际化和规范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作为参与者为上海中医药大学成功申办了中西医结合康复学硕博士学位授予点。此外,严隽陶教授还为上海中医药大学护理学学科建设及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jpg

  修德立信,仁心疗疾

  严隽陶教授康复推拿老中医工作室成立之初,给工作室成员写了四句话:人无德则不能立信,医无仁则不能疗疾,师无诚则不能授教,学无悟则不能成才。这四句话不仅仅是对学生们的期望,更是严隽陶教授自身的写照。在担任医院院长期间,严隽陶教授不与民争利,安贫乐道,坚守信念,为学生和同事做出了榜样。

  在临床实践中,严隽陶教授不拘泥于传统,根据推拿临床疾病谱的变化,将康复理论和技术与推拿结合,介入中风的早期治疗及全程康复;将易筋经和少林内功与手法结合,用于老年骨骼肌减少症以及其他老年疾病的防治;将中医经筋理论应用于颈椎病的预防治疗;将推拿镇痛原理应用于临床痛症的治疗;拓展了推拿科临床治疗的领域。

  在严隽陶教授的带领下,推拿科在1998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全国推拿医疗中心,2003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和上海市中医针灸推拿临床医学中心建设单位。在前期的基础上,推拿科成为国家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荣获上海市质量金奖和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荣誉。

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