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nglish| 返回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疗服务 >>医疗动态 >> 正文

医疗服务

医疗动态

岳阳医院“海派膏方制作技艺”入选第七批上海市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4-01-03
字号: + - 14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进一步挖掘、整理和完善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2023年市文化旅游局确定了第七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47项),其中传统医药有8项,我院海派膏方制作技艺、夏氏外科疗法、东氏针灸疗法、海派灸法4项入选,将进一步向世界展现中华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魅力。本期介绍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海派膏方制作技艺。

  岳阳医院“海派膏方制作技艺”

  岳阳医院“海派膏方制作技艺”简称“岳阳膏方”,是中药煎膏剂在临床诊疗中重要内容之一,其制作技艺主要包括配方、浸药、煎煮、浓缩、收膏、装膏、凉膏,全部坚持一方一锅,手工熬制的传统。同时,“岳阳膏方”在膏方熬制中结合名医组方率先提出“四季膏方熬制”的学术思想以及“三因四透”学术观点;率先提出传统型膏方得膏量质控方案的创新理念,发明“膏方计算程序系统VI.O” 获得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建立了多种类型膏方制作技艺、质量把控新技术,促进了传统中医膏方收膏技艺从“人工经验”向现代中药膏方熬制 “人工智能AI”的关键转型。

  百年发展 中西合璧

  “岳阳膏方”历经百年发展,具有海派文化典型的中西合璧、海纳百川、创新进取的特征,具有很高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该技艺以海派膏方制备工艺为核心展开,是通过师徒传承方式流传下来的一项传统熬制技艺。

  “岳阳膏方”最早可追溯到清末民初。创始人郭庆标先生,自幼就对传统中医中药诊疗制作有着浓厚兴趣,对中药丸、散、膏、丹情有独钟,18岁便开设德心堂国药号药店,匠心熬膏。

  第二代传承人鲍忠华副主任药师,系郭庆标先生门徒,1939年拜入门下,他阐明不同类型海派中医膏方熬制技艺,“岳阳膏方”遂被逐渐细化推广。

  第三代传承人徐玲玲主任药师,师从鲍忠华,在我院长期从事海派膏方制作和质量控制,熟练掌握膏方熬制技艺。在对膏方的质量、得膏率、疗效方面进行实验研究基础上,提出“四季膏方熬制”的学术思想以及“三因四透”学术观点;制定海派膏方熬制技艺的操作流程和质量标准,将取得成果更好服务于临床。

  第四代传承人黄乾元、朱晓春等在制作膏方的同时,参与徐玲玲中医膏方制作技艺与质量控制团队劳模创新工作室,全程贯彻徐玲玲“三因四透”学术思想,努力做好“岳阳膏方”的传承创新工作。

1.jpg

  传承精华 守正创新

  “岳阳膏方”始终采用全流程独立制作并坚持采用手工古法熬制技艺,坚持一人一方,采用上等优质细料、特制铜锅、传统工艺定制加工。在一代代岳阳人的坚守下,目前岳阳医院是上海市自制膏方规模最大、坚持全程古法熬制膏方历史最悠久的医疗机构。

  “岳阳膏方”在长期的实践中,对膏方熬制作了细化的质量控制标准,并全程贯彻“四季膏方熬制”的学术思想以及“三因四透”学术观点。“三因”指收膏技艺需因时、因地、因人制膏。“四透”指工艺四透,中药饮片需浸透、润透、煎透、榨透,确保膏方有效成分的充分提取,保证每料膏方都是精品膏方(色黑如漆、光亮如镜)。

  每年秋冬季时节,从全市各地乃至外省市慕名而来的患者不计其数,“岳阳膏方”深得患者的认可。

2.jpg

  讲好中医药故事,传承“非遗”文化

  “岳阳膏方”依托上海市及虹口区“非遗”平台、“徐玲玲中医膏方制作技艺与质量控制团队劳模创新工作室”“徐玲玲上海市中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膏方国家级继续教育平台,深入挖掘海派中医膏方熬制技艺学术思想,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目前已经累计出师13批次,每批次学员100余人,膏方熬制骨干分布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岳阳医院膏方熬制技艺特色传承人29人。

3.jpg

  为更好地传承海派膏方的熬制技艺,2021年,“岳阳膏方”新楼建成,“岳阳膏方”匾额由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题写。 新楼共两层,面积达1000余平方米,一楼为岳阳膏方制作基地,设中药饮片浸泡区、煎煮区、浓缩区、收膏区、盛装区、凉膏区及膏方取药区,共有100口紫铜锅,传承传统技艺熬制岳阳膏方。二楼为中药膏方特色制剂传承工作室和海派中医膏方文化展厅所在地,可供大众零距离了解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传播、弘扬中医药文化。

  讲好中医药故事,让更多人了解中医药文化,是“非遗”传承的重要使命。“岳阳膏方”团队每年组织有关海派膏方熬制技艺传承的非遗体验日活动,让市民对海派膏方熬制技艺的历史和文化有更深入地了解。

4.jpg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