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nglish| 返回首页 | 员工入口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岳阳科普 >>科普知识 >> 正文

岳阳科普

科普知识

功能性消化不良知多少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2-08-28
字号: + - 14

  消化不良是指一组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餐后上腹饱胀和早饱感的症候群,可伴有食欲不振、嗳气、恶心或呕吐等。消化不良按照病因可分为器质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消化不良两大类。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区域的消化不良症状并且缺乏能解释这些症状的任何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具有难治性、反复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多伴有焦虑、抑郁情绪,显著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且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明显高于男性。

  功能性消化不良都有哪些症状?

  ● 餐后饱胀,食物长时间存留于胃部引起的不适感

  ● 早饱感,进食时容易感到胃部饱满,不能进食

  ● 中上腹痛,位于胸部剑突下和脐水平以上区域的疼痛

  ● 中上腹灼烧痛,局部灼烧热

  功能性消化不良应该如何治疗

  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上,迅速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根本治疗目的。在临床上一般会选用抗酸剂、抑酸药、促动力药、助消化药等药物进行治疗,药物治疗适用于40岁以下没有报警征象、没有精神心理障碍的患者。

  1、抗酸药

  如氢氧化铝、铝碳酸镁等,这类药物可减轻患者症状,但作用时间较短暂,且效果强度不高,疗效不如抑酸药。而铝碳酸镁除了抗酸外,还能吸附胆汁,对胆汁反流患者效果较好。

  2、抑酸药

  此类药物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药物,适用于上腹疼痛、灼烧感等患者,常使用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两大类。其中H2受体拮抗剂包括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而质子泵抑制剂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等。通过在临床中运用发现,小剂量质子泵抑制剂可有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3、促动力药

  此类药物可以明显改善与不进餐相关的消化不良症状,比如上腹饱胀、早饱等,临床常用药物有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等。甲氧氯普胺可以增强胃动力,但因为可以导致过敏反应,所以不能长期大量使用,特别对于老年患者。而多潘立酮可透过血脑屏障,个别患者长期使用后出现乳房胀痛或痢疾,所以长期服用时应特别注意。

  4、助消化药

  如消化酶和胃生态制剂可以作为治疗消化不良的辅助用药,可以改善患者和进餐相关的腹胀、食欲不振等。餐后饱胀较明显的患者,使用这类药物后症状会有很大的改善。

  5、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

  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对某些患者有较好的效果,甚至可以得到长期的改善,如果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可以建议患者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向患者充分解释根除治疗的利弊后,征得患者同意后,给予HP根除治疗。

  6、精神心理治疗

  有明显精神心理症状的患者,可以选择应用抗抑郁药或抗焦虑药进行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外,行为治疗与心理干预也可能有一定效果。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也应积极指导患者改善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去除相关的发病因素,提高患者对症状的处理能力,排除病因后,恢复胃的正常生理功能,在选择个体化治疗前提下,还需兼顾消化生理情况。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特色

  中医药诊疗疾病主要基于整体认识与实践总结,强调证候的整体性、动态性与自稳态,病证结合的诊疗模式将现代医学对此病生理机制的认识与传统中医辨证相结合。

  1、整体调节,辨证论治

  将脾胃系(消化道)作为一个整体来考量,以消化道整体功能的改善为目标,而不是将其简单的切割为各个具体的疾病,解决了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其他功能性胃肠病(FGIDs)胃肠症状重叠的问题。

  2、疗效确切并已经获得高级别循证证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从脾论治”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PDS)的证规律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的研究设计设计方法,发现与安慰剂组相比,中药组治疗后餐后不适严重程度(饱胀感、早饱、上腹痛)评定积分降低(p<0.05);中医症状积分降低(p <0.05)。与对照组相比,中药组PDS患者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积分降低(p<0.05);SF-36量表积分升高(p<0.05);总体印象量表轻度缓解、明显缓解、完全缓解人数增加(p< 0.05)。

  消化内科普通门诊

  门诊时间:

  周一至周六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