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nglish| 返回首页 | 员工入口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岳阳文化

见证岳阳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2-08-13
字号: + - 14

1990年7月26日,当我以岳阳医院员工的身份站在岳阳路45号时,岳阳医院留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袖珍",一家不到二十亩地的市级医院是足够小了,二栋漂亮的花园洋房,一幢破旧的由教学楼改建的三层病房楼房。如果不是看见医生护士在楼里进进出出,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三幢均是病房楼。而如今,二十二年过去了,当我看着坐落在上海东北角的岳阳新院,心中感慨万千,我有幸成为医院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人。

岳阳医院成立于1976年,创立初期设备落后、条件简陋。医院拥有开放床位200张,分成四个病区,我们骨伤病区是条件相对最好的,独占一栋二层的花园洋房,洋房的客厅和厢房被用做病房,共有36张床位。二楼的佣人房是医生护士的办公室和休息室,医生护士的办公和休息区域被挤在一起,倒也"温馨",医护关系融洽犹如一家人。一楼的辅助用房和佣人房被改建成岳阳医院最早的手术室,拥有二个手术房间,全年手术不超过三百台次。医院党政班子及临床职能科室的办公场所是三栋临时搭建的活动房。记得第一次医院"上等级"评审,为了准备评审材料,我们在活动房里赤膊上阵,常常干到深夜。然而正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老一辈的岳阳人开始了艰苦的创业,推拿、针灸、骨伤的专业特色逐渐为病家所熟知,"精、勤、仁、信"的岳阳精神开始得以形成和传承。

1995年7月,医院住院部整体搬迁至大柏树新址,虽然医院的规模和环境条件都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面对新的社区,我们又开始的二次创业。看看现在我们每天五千多号门诊病人,谁又能想象刚搬来时一天才几十号门诊病人,门诊大厅里医生护士比病人还多;偌大的急诊室一天来不了几个病人,一个值班医生身上咬的蚊子包比他看的急诊病人还多;新院床位增至450张,但住院病人寥寥无几,第一个住院病人是随骨伤科一起搬迁来的一个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三个月后骨伤科七病区成为第一个收住满员的病区。为了吸引病人,我们顶着炎炎烈日、冒着凌冽寒风,下基层企业单位,进街道社区,开展义诊宣传。渐渐的病人多了,医院的发展才真正的扬帆起航。

进入新千年后,医院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通道,随着新病房大楼的启用,开放床位数逐渐增加至930张,大量的新鲜血液被充实到了临床第一线。记得在老岳阳开全院大会,严隽陶院长可以用上海话从头讲到尾。而08年开始,新上海人学讲上海话已经成为新年团拜会的保留节目。这几年,业务量上升的同时,医院更加重视内涵建设。以前拿到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要说上好几年,现在光973首席科学家就有二个,每年科技大会发出去的科研奖励奖金已经是以前科研经费的数倍。

二十二年,我把生命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岳阳医院,我几乎参与了医院发展的每一个"历史"时期,也见证了岳阳医院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中西医结合医院。就像《岳阳之歌》中所唱的那样,"我们因为岳阳而荣光,岳阳因为我们而辉煌。"

脊柱病科 赵庆